本篇文章4566字,读完约11分钟
一、德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总而言之,德国作为西方发达国家,其基础设施非常完善。 基础设施的复盖范围非常广,所以这里对德国的交通基础设施、卫生基础设施和教育基础设施做一些介绍。
(一)交通基础设施
德国的交通基础设施是欧洲最好的,在国际上也只有少数国家可以匹敌。
从长度上说,德国的高速公路、铁路、水路的行驶距离都位居欧洲首位。 包括乡镇以上各级公路、轨道交通、水路和原油管道在内的德国交通网全长超过28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7周。 其中,道路交通约81%,轨道交通15%,水路3%,剩下的1%是原油管道( 2400公里)。 包括乡镇级道路和空闲的铁路路段在内,德国交通网全长超过74万公里。
从面积来说,各类交通基础设施(不包括水路)占地约为德国国土的5%,包括道路、街道、广场、车站、机场、港口等。 柏林市交通基础设施占城市总面积的比例达到15%,其设施密集度可见一斑。
1。 高速公路
德国高速公路的行驶距离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中国。 截至年初,德国共有公路23万9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万2800公里,联邦公路3万9900公里,州级公路8万6600公里,县级公路9万1600公里。 2009年,德国高速公路运输量达到2254亿辆,占联邦公路和高速公路总运输量的32.3%。 德国高速公路每天通车量为48800辆,其中重型卡车占13.9%。
德国各级政府负责投资建设不同等级的公路,高速公路、联邦公路主要由联邦政府利用预算资金投资,欧盟为个别项目提供补贴,州、县级公路均由所在州、县政府投资。
2。 轨道交通
德国轨道交通发达,各轨道交通方法总里程达3.79万公里,包括用于远程运输的铁路和用于短途交通的地铁、城铁、有轨电车等。
德国铁路根据运行速度分为城际特快( ice )、城际列车) ic )、区际快车)、区际列车) rb )等。 德国铁路大部分由回国的德国铁路企业( db )运营,db是欧洲最大的铁路交通和基础设施管理企业,拥有500多个子公司。 最快的城际特快“ice”目前有260辆列车开始运行,最高时速可以达到200km/h到300km/h。 直线电机车技术由西门子和蒂森克虏伯企业由德国政府出资开发,但在德国尚未实际应用。 德国政府计划在柏林和汉堡两城市之间以及慕尼黑机场附近建设磁悬浮线路,但由于各种原因,这些项目在漫长的规划工作阶段搁浅了。 因此,上海浦东机场的磁悬浮线路至今仍是世界上唯一投入商业运营的磁悬浮线路。
在城市内,主要的轨道交通有城市高铁( s-bahn )、地铁) u-bahn ),还有城市高铁) )其中城市高铁经常与铁路连接,在城市周边也共享着与铁路相同的轨道, 这些轨道互联网相互交织,为城市生活的人口往来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城市高铁和地铁很像,但大多在地面或高架桥上行驶,有时通过地下隧道。 其优点是有固定的时刻表,线路多,车频繁,互联网覆盖面大,与其他交通工具直接连接,共享网站。 德国在16个城市或地区建设了城市高铁,全长约3700公里,其中一部分还在扩建中。
德国目前有柏林、慕尼黑、汉堡、纽伦堡4座城市在严格意义上建设地铁。 地铁总长385公里,最先开放的地铁线路位于柏林,1902年开始采用。 科隆和法兰克福等大中城市的其他地铁,大多只有城市中心的少数道路在地下行驶,其余的道路都在地上行驶。
3。 航空
德国境内有大小机场1000多个,其中商业运营机场274个,一定规模的主要机场39个,包括16个国际机场、19个区域机场、4个军用和其他用途机场。 根据运输乘客数量,最大的三个机场是法兰克福国际机场、慕尼黑国际机场、杜塞尔多夫国际机场,每年的运输乘客数量依次为5301万人、3474万人、1898万人。 运送货物最多的三大机场是法兰克福国际机场、莱比锡/哈雷国际机场、科隆/波恩国际机场,年货运量依次为220万吨、66.3万吨、65.6万吨。 由此可见,法兰克福国际机场无论是客运还是货运都是德国最大的机场。 法兰克福机场也是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之一。 在乘客数量上,它是仅次于伦敦希思罗机场和巴黎戴高乐机场的欧洲第三大机场。
4。 水运
德国联邦级水道全长7300公里,其中90%是内河航道,剩下10%是海路,例如北海和波罗的海之间的航道。 内河航道中,1/4是人工运河,如1992年开通的美因多瑙运河。 剩下的是天然河道。 这些河道共有船闸设施326座,桥梁1364座。
5 辅助设施
为了有效采用和连接各种运输工具,德国有000个车站和200个水运港,包括港口和内河港口。 此外,还有60多个物流中心成为道路、铁路、水路等不同运输方法的连接点,促进了这些运输方法之间较为高效的互通。
(二)卫生基础设施
2009年,德国医疗费合计为2783亿欧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1.6%。 其中136亿欧元由公共财政支出,其余由各种医疗保险和个人负担。 2009年末,德国有2084家医院,床位总数50.3万张,平均每1000人中有6.15张。 疾病预防和康复设施1240家,床位17.1万个。 2009年接收了1781.7万患者。
(三)教育基础设施
德国共有4万多所学校,其中高等学校418所(综合类大学105所),各类普通学校3.46万所,包括前科、小学、实科中学、普通中学、文理中学、综合中学、夜校中学等。 职业学校8935所。 目前,在校大学生约221.4万人,其中外籍学生约25万人。
二、德国主要承包商的个人资料和海外市场的扩大情况
德国建筑公司数量众多,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上非常有影响力
竞争实力的人也不少,代表性的是“豪赫蒂夫”和“比尔芬贝格”企业。
(一)豪赫蒂夫( hochtief )
该企业成立于1875年,总部设在德国埃森市,是德国最大的承包商,世界最大的国际承包商,以咨询、投资开发、建筑工程、机场管理和运营维护等为首要业务,分布在南北美洲、欧洲、南部非洲、南部非洲
根据该企业网站提供的新闻,其基本情况如下。
(单位:百万欧元)
豪蒂夫的组织结构随着外部环境和自身业务的迅速发展而不断调整。 从年1月1日开始,企业组织机构明显简化,在战术控股管理总部的指导下,由美国分部、亚太分部( hochtief asia pacific )、特许经营分部( hochtief concessions )、欧洲分部) hoch
豪蒂夫是一家最初只依赖德国国内市场的公司,而且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一直如此。 由于国内市场日益饱和,给其生存和快速发展带来巨大压力,豪赫蒂夫果断实施了“走出去”战术,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虽然在初期阶段遭遇了很多挫折,但谋求海外市场的迅速发展是这家企业不变的战术。 因此,豪赫蒂夫海外事业蓬勃发展,2004年海外市场收入实现了世界工程承包公司中第一位的骄人业绩,企业海外业务量达到企业总业务量的4/5以上。 目前,企业获得的销售额90%来自海外市场。
(二)比尔·指·; 贝格( bilfingerBerger(
指形·; 贝格企业(以下简称为bb
企业)是1975年由许多以前流传下来的建筑企业组合成立的,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1880年。 当时的奥古斯特·; 伯恩斯( august bernatz )在德国罗特林根建造了第一个大型建筑项目后,于1883年在曼海姆定居,是格林和比尔芬格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1890年成立的尤里乌斯·; 贝格地下建筑企业( julius berger tiefbau ag )和柏林地面建筑企业( berlinische boden gesellschaft )加入。 终于在1975年联合成立了比尔芬贝格企业,2001年更名为比尔芬贝格股份有限公司( bilfinger berger ag ).bb企业,2008年enr全球建筑商排名第九,是德国著名的跨国建筑集团。 近年来,这家企业的基本情况如下
单位:百万欧元
目前bb企业的业务结构如下图所示。
a 工业服务b .电力服务c .建筑物和设施服务
(工业服务) (电源服务) )。
--BB工业服务企业-bb能源服务企业-bb设施服务企业
( BB工业服务( ) BB电源服务) BB设备服务) )。
bb高层建筑企业
(英国广播公司) ( ) ) ) ) ) )。
bb尼日利亚公司
(英国广播公司)
bb政府服务控股公司
( BB Government服务持有人)
d .工程建设e .特许经营
(构造) (一致) )。
--bb工程企业-bb项目投资企业
( BB iningenieurbau ( BB项目投资) ) ) )。
-bb budownictwo
等5大部分组成,德国德累斯顿银行是这家企业的主要股东之一。
工业服务
业务包括石油和天然气领域、炼油厂和石化、石化
学与农业化学、制药、食品与享乐品、能源生产、钢铁与铝行业等领域的设备维修、维护与现代化。 包括管道建设、机械设备安装、电子、测量、控制技术、试验分解技术服务、隔离、防腐保护等。 这个领域的业务主要集中在欧洲各国和美国。
电力服务
业务是指现有电厂的维护、运行及能源效率的提高和电厂寿命的延长,以及电厂建设设备的生产和安装。 工作要点包括蒸汽生产、管道技术、能源与环境保护技术、机械设备的安装。
建筑物和设施的服务
在欧洲和美国的房地产服务,德国的高
多层建筑和尼日利亚商业相关服务,包括建筑物的设计、施工和维护,为用户提供可持续、节能、用途优化的服务。
工程建设
另一方面,bb企业具有丰富的基础设施项目设计、施工经验和高超的技术力量,其业务集中在德国和欧洲国家,包括高速公路、铁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和离岸风力发电所的建设等。 bb企业与本国其他同业合作在欧洲以外的地区开展业务。
特许经营
在业务方面,bb企业拥有长时间的经营合同,作为私有者和公共机构建设和运营交通道路、房地产等,重要的市场在澳大利亚、德国、英国、北爱尔兰、匈牙利、加拿大等国。
三、德国政府鼓励和支持本国承包商的政策措施
德国企业广告主要凭借自身实力参与海外工程项目的投标,但不仅仅如此
或者很少从政府的奖励、政策和措施中受益,概括来说有以下几点。
(一)政府为公司开展海外承包提供法律保障
德国政府通过与其他国家签订双边协定来保障德国公司在海外的经济利益。 双边协定是促使本国企业进军海外最直接有效的法律保障,也为公司开展海外投资和工程承包业务创造了稳定的框架条件,有利于本国企业开拓外国市场。 迄今为止,德国与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双边协定,比较有效地保护了德国公司特别是跨国公司在国外的商业活动。 双边协定的复印件,投资或者承包项目可以享受国民待遇; 保证资本和利益自由导出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等。
(二)政府向公司提供投资担保
德国政府为本国公司的海外投资、承包工程等提供投资担保,以规避各种政治、经济风险,提高公司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三)政府为公司开展海外业务提供融资服务
德国政府通过德国复兴信用银行、投资快速发展企业、德国技术合作企业等相关机构,为公司提供了灵活、比较有效、多种形式的融资服务,帮助了公司的进入。
(四)政府为公司提供新闻服务
德国政府(包括相关主管部门、驻外机构、商协会等,为公司开拓海外市场提供广泛的新闻服务,解决公司的烦恼。 公司据此获得目的国的政经信息和招标新闻,了解市场环境和准入条件,以及各种行为规范,提高项目中标率和抗风险能力。
来源:时代商情报
标题:“德国的基础设施及建筑承包企业简况”
地址:http://www.sibuweilaijishi.com/sdjj/8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