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46字,读完约3分钟
与疲软的a股和许多人跟风而下的商品相比,期货市场农产品板块的表现昨天真是“亮眼”。 许多商品期货价格周一跟随股市下跌,贵金属、有色、化工产品期价全线下跌,其中白银、黄金、pta期货主力合约昨日收盘时跌幅均超过1%。 但农产品期货市场强势上涨,其中郑州强麦期货主力1301合约上涨2.46%,大连大豆期货1301合约大涨,尾盘涨停,豆粕主力1301合约涨幅也达到3.45%。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国内多种农产品价格和美盘联动性较强,但一个多月来,美国中西部地区气温不断打破高温记录,降雨低于正常水平,农产品期货市场开始出现“干旱行情”。 整个6月,米盘玉米价格累计上涨约14%,小麦价格上涨18%,大豆价格上涨6.5%。 国内农产品价格也紧随国外市场上涨,大连大豆和豆粕期货主力合约6月以来累计涨幅分别达到10.38%和19.3%。
一位行业专家表示,持续干燥的炎热天气已经对美国玉米作物的生长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预计这种天气持续下去美国大豆作物也会受到实质性的损害,届时美国大豆产量将大幅下降。 目前,市场普遍预计美国农业部( usda ) 7月供需报告将降低美国大豆产量。 目前,usda公布的菜豆优良率降至50%以下,这将对预期产量产生较大影响。 该机构全年美国大豆单产预计也降至42蒲式耳/英亩,之前的预计值为42.7蒲式耳/英亩。
干旱引起的大豆震荡可能会因美国大豆出口形势的变暖而进一步扩大。 根据usda上周四公布的出口销售报告,截至6月28日,美国~年度大豆出口净销售29.86万吨,~年度大豆出口净销售材料146.47万吨。 旧大豆的出口和装船量没有明显下降,但新大豆的出口量急剧增加。 这表明市场出现了抢购心理,出口稳定继续支撑着美国大豆的预期价格。
一般来说,恶劣的天气会给整个农作物市场带来系统性的价格,但如果天气对农作物的价格有很大的影响,其影响往往也会充斥到其他农产品的价格中。 今年美国的玉米、大豆、小麦等作物在种植面积上略有变化,但市场对高温天气导致面积、库存等基本面因素减弱,新一年作物产量下降的担忧主导着农产品的价格走势。
许多投机资金似乎也早就做好了“天气攻防战”的准备。 据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统计,截至6月26日本周,cbot大豆期货非商业网多头仓位上升至23.7万手,cbot玉米和小麦期货非商业网多头头寸也分别达到12.7万手和2万手以上。 美国产小麦期货的非商业持仓变化特别具有代表性,这种非商业持仓在过去一年中长期处于纯空状态,但上月末刚转为纯多,含蓄市场的多空氛围正在发生变化。
面对美国产区的这种天气,甚至很多投行也开始看农产品了。 考虑到高温干旱可能影响农作物的种植,高盛最近宣布上调了相关农产品的价格预测。 3-12个月后玉米的价格为每蒲式耳6.25美元,有可能超过之前预测的5.25美元。 米盘大豆价格上涨至每蒲式耳15.50美元,高于6月12日报告中预计的14.30美元,高盛对小麦价格的预期也可能从每蒲式耳5.75美元上涨至7.15美元。 摩根士丹利7月2日也表示,考虑到美国的干旱可能影响作物的收成,他对玉米、大豆的价格持“积极”的看法。 摩根士丹利表示,今年美国的玉米产量可能低于官方预测,预计每英亩产量为161蒲式耳。
来源:时代商情报
标题:“美国持续干旱 天气炒作令农产品疯狂”
地址:http://www.sibuweilaijishi.com/sdjj/7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