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55字,读完约1分钟

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上最大的美国出口国泰国的米农现在面临着接班人不足的困境。 泰国政府的相关数据显示,泰国农民的平均年龄从1985年的31岁上升到42岁。

1983年以后,泰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米出口国,年大米出口额超过60亿美元。 水稻种植可以称为许多泰国人世代相传的“家族产业”。 但是,随着老一辈米农的逐渐去世,在泰国要找到足够管理国内3200多万亩稻田的米农并不容易。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和观念的变化,许多泰国年轻农民选择远走高飞远离农田而不是与泥土打交道。 专家认为,泰国年轻一代不愿从事农业不仅是向往城市更舒适的生活,经济照顾也是他们对农业不感兴趣的另一个首要原因。 现在泰国农民的负债情况越来越严重,每年泰国农民的平均债务为10.4万泰铢,相当于他们五年的平均收入。 借款的原因主要是肥料价格上涨、水灾、干旱和其他自然灾害等导致农作物歉收,无法盈利。

“泰国米农面临后继乏人窘境”

一位专家认为,泰国农业从业人数的减少短期内将面临一定的压力,但与此同时,劳动力短缺也促使农民采用机械化作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劳动生产率。

来源:时代商情报

标题:“泰国米农面临后继乏人窘境”

地址:http://www.sibuweilaijishi.com/sdjj/7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