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64字,读完约4分钟
恒生银行( 0011.hk )出售常规保险业务最终尘埃落定。
7月9日,恒生银行宣布,全资附属企业恒生财险(香港)有限企业向昆士兰保险集团的出售完毕。 目前,这笔交易已由监管机构批准,所有交易均于7月9日完成。
根据上述公告,恒生财险更名为昆士兰州保险(香港)有限企业。 伴随上述交易,恒生银行也与昆士兰州保险签订了10年的独家产品流通协议。 根据协议,昆士兰州保险将为恒生银行的客户提供指定的常规保险产品。
恒生银行公关部负责人陈沛瑜告诉本报,该协议涵盖比较个人客户和公司客户的常规保险产品,如旅游保险、房地产保险、火灾保险、汽车保险和家庭佣工保险等。
她接着表示,这笔交易意味着恒生银行将不再从事常规保险产品的设计业务,但将继续为用户提供常规保险产品的销售业务。 通过专注于常规保险业务的流通,建立昆士兰保险和较强的跟踪机制,恒生可以集中精力提高顾客体验。
另外,陈沛瑜还透露,这笔交易的价格为2亿美元(约15.5亿港元)。
保险业务架构
从恒生财务报表来看,该企业常规保险及其他业务收入3.64亿港币,比去年同期上涨6.4%。 恒生银行方面提供的消息称,全年恒生财险业务保费总额5.07亿港元,税前利润1.18亿港元。
一位港银领域的分析师告诉本报,恒生的保险业务不错,寿险业务在香港的市场占有率居首位,出售常规保险业务应该是战略调整的结果。
公开资料显示,昆士兰州保险是澳大利亚上市公司。 收购恒生财险之前,昆士兰州在香港的业务是在该公司和建银亚洲共同经营的qbe hong kong & shanghaiinsurancelimited旗下进行的。 昆士兰州保险的拳头业务包括资产、汽车和航海保险。 该企业在全球常规保险和再保险集团排名中名列前20
陈德瑜说,经过战术判断,恒生银行认为引进独家银行保险合作伙伴可以最好地满足非寿险客户的诉求。 虽然放弃了财险业务的设计业务,但恒生将继续专注于寿险业务。
恒生银行年度业绩报告显示,寿险业务收入20.18亿港币,占恒生年度理财业务收入的36.4%。 但是,由于寿险资金组合导致的投资收益率减少,来自保险业务的收入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1.6%。
针对目前下跌的寿险业绩,陈沛瑜表示,在恒生财务管理战略中,保险业务仍然非常完善。 此次交易完成后,在恒生财险工作的大部分员工将加入昆士兰保险,部分将返回恒生银行。
去年年底,汇丰和恒生宣布联合出售部分保险业务后,评级机构基准将3家亚洲保险子公司纳入负面注意名单。 基准显示,出售后,保险公司对集团的支持减少,因此如果相关保险公司成功出售,评级可能会下降两个级别。
保险业务剥离潮?
最近,银行剥离保险业务不仅仅是恒生。
今年3月,汇丰发表声明,企业同意将香港、新加坡、阿根廷和墨西哥的常规保险业务出售给法国安盛保险集团( axa group )和昆士兰州保险,这些交易总价值约9.14亿美元
这是汇丰控股集团剥离非核心业务,迅速发展核心银行领域业务计划的一部分。 这家企业宣布,将出售全球常规保险业务以削减价格。
彭睿中国金融咨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古朗努( ronald gould )认为,为了满足资本充足率,多家银行选择出售保险业务以降低价格和风险。 最近,泰国的thanachart银行有意向出售非核心保险资产的银行诚实出售保险业务,美国银行也将balboa life出售给了securian financial。
瑞东金融市场公司融资部主管麦若航( john maguire )向本报表示,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是保险企业与银行有完全不同的风险预测机制。 近年来,一些保险公司面临大额索赔,影响了银行和监管者对保险企业的风险判断。 在一些国家,如马来西亚,央行必须让银行剥离非银领域的业务,保险也是“非银领域的业务”之一。
来源:时代商情报
标题:“恒生15.5亿港元剥离财险业务”
地址:http://www.sibuweilaijishi.com/sdjj/7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