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71字,读完约3分钟
“新兴市场还没有摆脱感染效应,正在应对自身所具有的脆弱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 7月16日发表的最新《世界金融稳定报告》,在世界经济疲软的背景下,描绘了新兴市场的独特困境。
自今年4月imf发布上次更新报告以来,imf认为全球金融稳定面临的风险上升。 欧洲主权债务收益率急剧上升,其他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的增长前景也减弱,应对欧元区外溢影响以及财政和金融脆弱性的能力下降。
从担心价格过度上升到担心价格急速下降
各新兴市场在外部条件上面临着不寻常的不确定性。
今年早些时候,新兴市场经济板块的决定者还在担心大规模资本流入和本国货币过度升值。 但现在,这种担忧已经转变为对货币快速贬值和波动性增长的不安。 巴西的利亚和印度卢比等货币在不到一个季度内下跌了15%到25%。
据imf称,各新兴市场股市在去年头两个月强势回升,但自那时以来,这些涨幅大部分已经回升。 但是,与股票相比,流向当地市场的债券数量很少。 事实上,许多外国债券投资者希望有选择地对冲货币风险,而不是退出市场。 这一举动在全球避险意愿高涨的时候,支撑了债券价格的底线。
但是,imf警告说,如果发生大规模债券流失,债券收益率将急剧增加,破坏国内市场的稳定。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各国可能越来越依赖汇率弹性,不得不更多地提取外汇储备,或者采取其他政策措施来应对无序的市场状况。
与此同时,新兴市场国内经济增长放缓也令人担忧。 imf以巴西、中国和印度为例表示,增长减速将侵蚀银行利润,给金融稳定带来一定风险。 资产价格和经济增长的不明朗性在近几个月给银行股带来了压力。 即使是得到政府支持的信用,对几个国家的信用的控诉也在减少。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也在放缓,imf认为会对整个亚洲市场和全球商品价格造成压力。 印度也越来越不安了。 特别是最近卢比汇率跌至新的低点。 此外,为了克服实体经济急剧减速,巴西央行为将政策利率削减至历史最低水平,减缓年资本流入和客户信贷增长速度而采取的一些监管措施发生了逆转。
新兴市场还存在货币宽松空之间
除了外部环境恶化和国内经济的诸多问题外,还困扰着新兴市场的决策者们。
据imf称,许多新兴市场国家仍有充裕的货币宽松措施来应对国内外大规模的负面冲击。 而且,在经济增长面临重大冲击的情况下,哪怕是一点点的国家,也可以将财政刺激措施作为第二道防线。
具体来说,对于哪个通货膨胀率基本保持在目标范围内的国家,在发生大规模冲击的情况下,有进一步削减利率的余地。 现阶段,应对政策空之间冲击的许多新兴市场国家仍可受益于政策缓冲的重建。
但是,imf指出,与2008/2009年期间相比,政策引发的大规模信贷刺激措施可能不太有效,也不合适。
“与其他新兴市场不同,巴西、中国和印度等大规模经济板块近年来受益于强劲的信用增长,处于信用周期的后期阶段。 现在大规模扩大信用,会增加对资产质量的担忧,有可能破坏今后几年的增长和金融稳定。 ’。据报告。
对决策者们来说,目前的种种困难和发生构成了巨大的挑战。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称,由于许多新兴市场国家不断担心剧烈的下行冲击,并保持着让步性的政策条件,这些条件逐渐产生新的失衡,威胁金融稳定。 一旦最终发生大规模的下行冲击,这些脆弱性就会联系在一起,迅速发作,给金融稳定带来严重的考验。
来源:时代商情报
标题:“IMF:新兴市场面临外部冲击与自身脆弱性双重挑战”
地址:http://www.sibuweilaijishi.com/sdjj/7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