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94字,读完约3分钟

江鼈(北京)

“安倍经济学”已经开始显现效果,但很遗憾很难治愈,有“副作用”的担忧。

本周,日本政府在5月的月度经济报告中上调了对国内经济形势的判断,将其提升为“温和复苏”。 根据此前公布的数字,日本一季度gdp比上个月增长0.9%,折合年增长率为3.5%,这是日本自去年10月以来连续两个季度的正增长,这个数字也高于美国的2.5%和欧元区的-0.9%。

““安倍经济学”隐忧 或导致日本财政状况恶化”

时隔5年半,日经指数再次达到15000点以上,回到了雷曼冲击前的水平。

官房长官菅义伟说,安倍政权采取的经济政策不仅增强了市场信心,其效果也开始在费用和生产等实体经济方面显现出来。

5月21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全国日本经济学会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编辑的《日本经济蓝皮书》发布会上,许多研究日本经济的学者认为,《安倍经济学》的短期效果明显,但中长期效果尚需注意。

“为了应对财政、货币政策以及短期问题,如何将这种短期方法与其长期目标结合起来仍然是个问题。 ”全国经济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王罗林说。

去年12月上台后,安倍晋三首相发表了一系列以日元贬值为核心拷贝的经济政策,被称为“安倍经济学”。 根据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经济研究室主任张季风的说法,《安倍经济学》的副本可以简单概括为大胆的金融政策、灵活的财政政策、吸引民间投资三大支柱。 具体来说,扩大了政府投资,要求央行将通货膨胀率设定为2%,并实施无限制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摆脱通货紧缩局面。

““安倍经济学”隐忧 或导致日本财政状况恶化”

安倍想通过量化宽松来抑制日元升值,提高股市,从而改善公司收益,增加雇佣,促进费用。 日本新任央行行长黑田东彦新上台后,日本出台了激进的量化宽松政策。 近半年来,日元对美元的汇率已经下跌了近30%,时隔4年再次跌破100大关。 日元贬值提高了日本出口产品的竞争力,统计数字显示日本一季度出口上涨3.8%,汽车等出口公司业绩好转。

““安倍经济学”隐忧 或导致日本财政状况恶化”

虽然《安倍经济学》的短期效果明显,但从长期立场来看,安倍经济政策的危险性也令人担忧。

王洛林表示,“安倍经济学”带来的中长期风险之一是日本进口价格上涨,特别是能源价格上涨。 张季风也认为,由于能源、原材料、食品等价格的上升,不能排除恶性通货膨胀的危险。 经过持续8个月的大幅日元贬值,经济财政大臣甘利明日前表示,日元的过度走强几乎得到修正,进一步下跌可能是有害的。

““安倍经济学”隐忧 或导致日本财政状况恶化”

《安倍经济学》紧急应对的问题是日本的长期通货紧缩,而日本经济中老龄化、社会保障、财政等结构性问题不断增加。 “结构性问题无法用短期宽松的货币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来解决。 ”张季风说。 安倍经济学的一个长期风险是使日本的财政状况恶化,无限制的政府支出使财政债务持续上升。

来源:时代商情报

标题:““安倍经济学”隐忧 或导致日本财政状况恶化”

地址:http://www.sibuweilaijishi.com/sdjj/6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