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49字,读完约3分钟
北京时间6月18日凌晨消息,国际能源局( iea )周四报告称,正是由于伊拉克原油增长目标难以实现、政局动荡对供应造成威胁、更强的全球经济形势开始增长,暴力局面才升级。
伊拉克是石油输出国组织中第二大产油国,但北部地区石油出口自3月起暂停。 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原油生产也受到利比亚不稳定的局面、西方世界对伊朗的制裁、尼日利亚窃贼的肆虐的影响。
国际能源局秘书长玛丽亚·范·德·胡宾在该报告前言部分写道:“在石油输出国组织内,伊拉克仍然是大多数预期中能够增长的主要来源,但这种扩大局面似乎面临着越来越大的风险。”
但是,就能源战略向美国等主要工业国家提供建议的国际能源局在这份中期原油市场报告中指出,全球石油诉求的增长可能从近10年末期开始放缓。 这包括高价,壳牌石油有可能在美国以外的国家开采等。
随着逊尼派叛乱分子进入伊拉克境内,该国原油供应可能受到干扰,国际油价上周上涨至每桶近115美元,为年9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根据国际能源局的预测,石油输出国组织将在2019年将产能限制从每天208万桶提高到每天3706万桶,这一增长率的60%将来自伊拉克。
最新的这份报告书的结论与年5月的中期报告书有着鲜明的对应。 当时的报告预测,美国壳牌石油产量将有助于满足世界绝大多数新原油需求,但石油输出国组织在这一点空之间增加产量,因此不必担心油价会下跌。
另一方面,国际能源局在最新报告中指出,年内世界原油的起诉平均每天9276万桶,比年5月报告中公布的预测值每天高出96万桶。 全球诉求增长达到每年142万桶,超过每年132万桶。
国际能源局认为,石油出口国组织需要生产比以前中期报告中提出的预期更多的石油,呼吁年内将石油出口国组织的原油加库存量从每天90万桶提高到每天3010万桶。 报告指出,与美国页岩和紧凑型地层原油开发热潮期相比,目前的原油市场在许多方面更为紧张,比去年的预测还要紧张得多。 ”。
国际能源署还负责协调成员国采用战术原油储备以应对供应的可能性。 玛丽亚·范·多芬在电话会议上表示,虽然伊拉克最近的暴力局面还没有影响该国的供应,但国际能源局将密切关注局势的迅速发展。 她说:“我们将继续密切监测局势的迅速发展,与成员国保持联系,随时准备应对现货供应受到的严重干扰。 ”。 国际能源局在利比亚战争中曾采用战术储备。
国际能源署在周二的报告中认为伊拉克石油产能增长速度的预测值将每天下降47万桶,到2019年该国产能将每天达到454万桶—; —; 远远低于伊拉克政府提出的将年生产能力提高到每天900万桶的目标。
虽然对石油输出国组织的产量风险提出了警告,但国际能源局也指出,到本十年结束时,壳牌石油可能会冲击美国以外地区的原油诉求,到2019年加拿大、俄罗斯、阿根廷每天有65万桶的供应。
国际能源局在报告中表示,在世界原油为追求增长而稳定向亚洲转移的过程中,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原油进口国,这一局面最早将于年实现。
国际能源局也预测,经过一年的发展,全球原油诉求的增加可能会因为环境保护方面的担忧,以及对原油低价替代品的出现而减缓。 报告指出,“除成熟的经济区块外,原油的‘诉求高峰’将在多年后出现,但从整体上看,原油在这个市场上的诉求增长高峰已经在视野范围内。” 孔军
来源:时代商情报
标题:“国际能源署警告:伊拉克局势威胁原油供应”
地址:http://www.sibuweilaijishi.com/sdjj/3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