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1月,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价结束了此前2月的升值态势,截至28日收盘价,人民币即期汇价收于6.1450美元,上月累计为362个基点。 中间价格稳定,全月累计上涨116个基点。 受月内公布的宏观经济指标疲软和央行意外降息的影响,即期汇率大幅下跌。 但是,出于维持中间价上涨稳定的意图,预计年内的“收官月”即期汇率和围绕中间价的窄幅波动,即期汇率在经历了年度4连冠后,或者年中迎来了第一个年度而下跌。

如您所见,进入11月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价在疲软的基本面下持续调整,尤其是央行宣布降息后的11月最后一周,即期汇价连续跌破6.13和6.14关口,周累计低于201个基点。 但是,相比之下,中间价稳定的意图很明显,25日? 26日和27日连续3个交易日上涨,创下8个月以来的新高,周累计上涨42个基点。

图表1、人民币兑美元相关汇率月度变动表
仅从汇率波动幅度来看,11月最后一周即期汇价跌幅占月内总跌幅的55.5%,中国央行21日发布降息消息已证明对人民币即期汇价走势产生了较大影响。 一般来说,一国基准利率的下调直接降低本币和外汇的利差和收益,一旦传到汇率上,就会呈现本币下跌的态势。 考虑到央行降息前,美元指数创下4年多来新高,早已受到巨大压力的即期汇价从24日开始大幅下跌并不出人意料。 事实上,2008年和2008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曾因央行降息行为而短暂下跌,尤其反映在全年两次降息上。

图表2、年中国央行两次降息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势
但有必要指出,11月底此次中国央行降息的行为特征和国际环境与以往不同。
第一个不同点是,中国央行首次使用非对称性降息,银行降息0.15个百分点,有利于银行短期利润空、实体经济融资。 从有效上看,不对称性降息降低了公司融资价格,推进了利率市场化进程,可谓一举两得。 由于这一差异,这次降息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红利的释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稳定升值。

第二个不同的是,这次中国央行降低利率的国际货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008年和2008年,中国央行的降息是在国际最先进经济区块大幅放松的大背景下进行的,但此次降息是在FRB宣布完全终结qe,考虑加息节点的背景下。 目前,欧元区和日本宽松的货币措施仍在持续,但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对新兴市场的影响更为深远。 基于这一差异,我们可以看到,随着利率的下降,国内人民币资产的利率幅度缩小,在美元指数不断上升的情况下,国内有一部分资本外流,人民币汇率下降。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央行在11月末选择了降息,也反映了国内宏观经济基本面的弱势。 11月公布的一些数据指标显示,10月宏观经济动能放缓,投资增速持续下降,外部诉求依然疲软,物价指数再次下跌,工业增速低位运行,公司利润持续下滑,整体经济仍出现较大跌幅 央行降息可以激发中国宏观经济的某种活力,但基于此次降息所处的国际货币背景变化,以及市场的缓慢预期不断上升,从这个角度看,人民币走势将陷入纠结的局面,在未来汇率和稳定中呈现不利运行,

图表3、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相关汇率走势
此外,11月,人民币兑美元在岸即期汇率年内第三次与中间价交叉,开始弱于中间价端运行,说明人民币即期汇率升值动力不足,仍需回到中间价附近寻求支撑。 事实上,受海外市场汇价活跃的影响,香港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价自今年8月初以来已多次波动中间价,即期汇价在中间价附近有所波动。 上述即期汇率的表现都充分证明了目前维持中间价稳定的意义。

这是因为,在国际上美元流行性紧张的大背景下,从长远来看,人民币对美元汇价或受到下行压力吗? 但从今年来看,支撑人民币汇率的积极因素依然存在,除了上述维持中间价稳定的因素外,还有贸易顺差和人民币国际化两个重要因素吗?

今年1-10月,中国外贸除2月扭亏为盈外,其余9个月为盈余,同时7月和8月连续创历史新高,可见庞大的贸易盈余将成为支撑人民币汇率的基础吗? 而且,今年人民币国际化速度明显加快,直接兑换人民币的币种和人民币离岸中心增加,人民币计价产品的国际“争抢”是否凸显了人民币的国际市场价值?

对比人民币汇率后市场走势,分析表明,在弱基本面和央行降息的影响下,短期内人民币汇率略有走弱,但不易出现单方面走势下跌,汇率相对稳定的概率较高。 再加上现在人民币国际化如火如荼,以即期汇率和中间价幅度狭窄的波动为中心,上下浮动中间价将成为12月汇率运行的基本态势。 根据这一评估,12月即期汇率不仅要突破今年1月14日创纪录的6.0412年内高点,也很难高于年12月31日的6.0539个百分点。 即期汇率在经历年度4连冠后,或年中迎来第一个年度下跌。
来源:时代商情报
标题:“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价连续四年升值态势或终结”
地址:http://www.sibuweilaijishi.com/sdjj/45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