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87字,读完约2分钟

我国严厉打击虚开发票和诈骗行为维护市场公平

扣除不成功,浪费了16万元,至今仍在调查中。 最近,浙江武义某工具制造有限企业负责人朱某说,年接到陌生电话,对方提供各种进口单据,经认证后方可付款。 那时,企业资金难以流动,反正是后付后付,不怕被骗。 随后,朱氏以钢管为销售货物名称,购买金额199.76万元、税额33.96万元的增值税专用发票20份,支付16万多元。

“我国严厉打击虚开发票和骗税行为维护市场公平”

但是,经税务部门核查系统核对,出票人已作废20张专用发票,且发票销售人员与出票人姓名不一致,涉嫌虚假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年4月,武义县税务部门对该企业年1月1日至年10月31日的涉税情况进行立案查处,发现该企业与作废发票的发货方没有实际业务往来。 查明违法事实后,进行了罚款8万元的处罚。

除罚款外,企业被列入税收违法黑名单,并被推送到相关部门共同惩戒。 公司纳税信用等级降至d级,领取特殊车票的份数每月限额降至25份,且需在领取收据前预交增值税。 受出入境、市场准入、金融等9个方面28条惩戒措施的限制。 朱某被直接登记为负责人或负责经营的其他纳税人信用也直接被判定为d级,在社会信用、税收优惠政策、金融等行业受到限制。

“我国严厉打击虚开发票和骗税行为维护市场公平”

朱某的经历不是个案。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日前公布的数据,自年10月公布第一批黑名单以来,各级税务机关累计共公布黑名单案件10340起。 其中,年1月至6月,各级税务机关共发布黑名单事件2781起,比去年同期增长80%。

虚假收据和欺诈行为严重影响市场公平。 今年以来,国家税务总局、公安部、海关总署和中国人民银行四部门进一步加强了打击诈骗查处和职工虚拟制,对诈骗虚拟制高发地区和领域开展了专项治理,严厉惩治了专项诈骗团伙。 各地税务机关积极落实国家四部门安置要求,严厉打击虚假发票和诈骗行为。

“我国严厉打击虚开发票和骗税行为维护市场公平”

在大数据治税和建立全社会健全失信联合惩戒机制的大环境下,公司涉税违法价格大幅上涨。 来自税务总局的最新数据显示,全国36个省级税务机关将上半年公布的2781份税收违法黑名单全部推送到同级联合惩戒部门,实施了2.5万户联合惩戒措施。

“我国严厉打击虚开发票和骗税行为维护市场公平”

年7月,税务总局发布《重大税收违法案件新闻发布办法》,确定税收违法‘ 黑名单公布制度将向社会公布达到一定涉案金额的避税和避税、骗取出口退税、抗税、增值税专用收据及虚假开具普通收据等8类税收违法案件。 税务总局稽查局巡视员李国成介绍如下。

“我国严厉打击虚开发票和骗税行为维护市场公平”

为了为失去信用的纳税人提供改过自新的机会,年4月,税务总局修改了《重大税收违法案件新闻发布办法》,增加了信用补救机制,符合相关条件的逃税和逃避纳税不足追缴的违法案件当事人可以自行缴纳税款、滞纳金和罚款的,税务机关将予以查处。

“我国严厉打击虚开发票和骗税行为维护市场公平”

信用与信用; ‘ 出入制度,不仅恢复国家税收损失,还为违法案件的当事人提供了权益救济的途径,是税务执法的‘ 刚柔并济。 李国成说。

原题:我国严厉打击虚开发票和诈骗行为,维护市场公平

来源:时代商情报

标题:“我国严厉打击虚开发票和骗税行为维护市场公平”

地址:http://www.sibuweilaijishi.com/sdgdxw/11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