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86字,读完约4分钟
中国的服务贸易规模带来了有史以来最高的三大效益
根据中国商务部最新公布的服务贸易数据,今年前7个月服务进出口总额为2975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9%,规模创历史新高,占外贸(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总额的比例超过15%。 其中,出口增长14.6%,进口增长7.7%,逆差比去年同期窄约371亿元。
在世界贸易遭受保护主义打击之际,中国服务贸易取得了近10%的增长速度,证明了稳中向好、稳中发展的势头进一步巩固。 更重要的是,服务贸易结构持续优化,新兴服务进出口突出。
今年前7个月,新兴服务进出口总额9888.4亿元,增长20.3%,超过总体10.4个百分点。 其中,电信计算机和新闻服务、保险服务、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出口增速较快的知识产权采购费、金融服务、通信计算机、新闻服务进口增长迅速。 中国的服务贸易十几年前从旅游、工程承包、劳务输出等完全利用丰富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的服务项目转移到咨询、金融、文化、数字贸易等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质量不断提高,竞争力逐渐增强。
在增长点方面,中国贸易创新快速发展试点地区成为贸易增长的重要引擎,17个试点地区服务贸易合计占全国的比重达到76.4%,服务出口和进口增长率分别为24.3%和13.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另外,东部和西部地区服务贸易增长率快于中部和东北部,分别达到12.9%和11.6%。 这些数据显示,中国服务业扩大开放的政策奖金开始出现,服务贸易类型结构、项目结构、区域协调性得到改善。
在当前货物贸易面临深度回调、经济运行稳定中发生变化的新形势下,服务贸易作为我国新的外贸发展点和经济增长极,其高速发展对我国和世界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就服务业和服务业贸易本身而言,中国长期以来在这方面发展相对滞后,服务业出口能力不足。 并且,我国居民支出升级,对高质量服务贸易产品的诉求增加,贸易逆差多年来持续增大,这种长期不平衡的快速发展是产业结构转型、高度化和支出升级的必然结果,但服务业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
今年上半年,我国服务贸易实现年来首次半年赤字缩小,7月延续这一良好态势,预示着我国服务进出口长期不平衡的快速发展势头有望改善,这进一步巩固了我国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的产业基础,从而提高了我国的抗风险能力。
其次,中国在促进服务贸易便利化的制度建设中形成了可复制、可宣传的快速发展经验,可以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内推进,有利于对外贸易的持续扩大。
年初中国国务院发布了《服务贸易创新快速发展试点方案》,批准在天津、上海等15个地区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快速发展试点。 经过两年多的时间,贸易创新的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了29条可复制、可宣传的经验,涉及管理体制、监管模式、新业态新模式等方面。 年6月,国务院批准商务部提出的《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快速发展试点总体方案》,要求试点区域增加到17个,要旨为电信、旅游、工程咨询、金融等行业推出服务贸易开放措施,构建服务贸易制度创新高地。 这些措施将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开辟服务贸易快速发展新空之间。
第三,服务贸易实现了质量和效益的进一步提高,为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优质快速发展提供了新的支撑。 新兴服务贸易与技术、资本、知识密集型服务产业关联度较大,其快速增长带动了大数据、云计算等战术性新兴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的快速增长,为中国在复杂交织的形势下保持经济稳定提供了长期而有力的支撑 全球经济将从中国服务贸易扩大开放和稳定增长的中国经济中继续获得强劲的增长动力。 (作者:李馥伊,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博士)。
原标题:中国服务贸易规模创历史新高,带来三大利好
来源:时代商情报
标题:“中国服务贸易规模革新高 带来三大利好”
地址:http://www.sibuweilaijishi.com/sdgdxw/11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