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88字,读完约4分钟
海南临高渔港:海洋大县多元化渔业之路
中网记者王子谦
临海都是渔民,哪里有港口,哪里就有临高渔民。 南海伏季休渔结束那天,临高县新盈镇清雅村渔民王赛文收拾渔船,出海打捞第一网。 这个58岁的男人从十几岁开始就和大海交往,在海南的大小港口都留下过他的足迹。
临高在渔业大县,渔民勤劳勇敢,对祖上传下来的渡海才能非常有信心。 年,临高渔业总产量50.64万吨,增加值90.54亿元,连续19年保持海南全省第一。
临高渔港多,规模大,该县海岸线长达114.7公里,分布在优良港湾11处。 近年来,新盈中心渔港、武莲一级渔港、调楼二级渔港等7个渔港相继建成。 这些渔港已经初步形成了现代化渔港群,正朝着更加成熟多样化的渔业产业化方向发展。
黄金港:造船业逐渐成为规模的钢制渔船出口非洲
造船是临高沿海乡镇自古流传下来的技术,许多造船厂保持着以前流传下来的木造船生产技术。 近年来,当地支持了现代造船业的快速发展,大吨位钢制渔船的生产能力加速提高,不仅促进了渔船的转型,而且成为了产业名片。
在临高金牌港,该县最大的现代化船舶制造公司海南凯鸿船舶工程有限企业(简称凯鸿船舶)抓紧时间进行生产。 今年7月,企业接到非洲莫桑比克4亿元的100艘钢制渔船的订单,前30艘船舶将于今年10月交货。
据凯洪船舶称,与海相邻的制造现场,现代化造船进程正在推进。 船体联合车间、总装平台、舾装车间、涂装车间分工协作,技术工人精准切割、装配。
目前正在进行多条生产线和作业,目标是让临高制造渔船早日进入非洲。 据凯洪船舶董事长张朱旻介绍,凯洪船舶自年投入生产以来,迅速发展成为涵盖生产、制造、销售、安装、调试、检查、检修等相关业务的造船维修基地。 临高设立工厂,是更面向东南亚的地区特征。
根据临高县工业局提供的数字,目前临高有4家造船公司,去年全县造船业产值超过2.8亿元,比上年增长70%。 在海南建设自由贸易区(港口)的背景下,临高积极鼓励造船公司建设造船基地,为面向一带一路的民营造船业进军提供基础。
新盈港:网箱养殖成为独具特色的海上银行财富渔民
与临高县新盈港相邻的后水湾是该县主要的深海网箱养殖区。 站在岸边眺望大海,可以看到海面上深水网箱密集分布,航拍中网箱纵横排列整齐,渔船在其中穿梭。
海南临海丰养殖快速发展有限企业深海网箱养殖基地就在这片海域。 该企业董事长黄达灵告诉记者,这几年是公司快速发展的时期,鱼类产量、产值以近10倍的速度增长,销往欧美市场。
网箱周长从40米、60米、80米迅速发展到100米。 黄达灵说,过去40米周长网箱人均年产鲱鱼1万斤,现在100米周长产量达到10万斤。 通过网箱卫星定位布点,抗风能力强,普通台风无影响。
目前,黄达灵公司为快速发展海南省海洋渔业的工业化、智能化、绿色化养殖,订购了三种深远的海渔智能养殖渔场装备。 每套装备每年成品鱼产量6000吨,相当于500-600个以前流传的近海深水网箱标准箱的总产量,将填补国内超大型智能网箱养殖的空白色。
深海网箱养殖作为临高特色的特征产业,规模达到3086口,稳居亚洲第一。 现在也成为了富民的海上银行,领导着广大渔民致富。 临高县政府与黄达灵公司签订扶贫项目协议,将产业扶贫资金作为股权注入企业,每年按约定比例向贫困群众发放股权收益。
改变生产方法的临高渔港渔业+
临高从前面传下来的耕海牧渔越长越大,未来如何更好地快速发展渔业? 临高县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县将加快海洋渔业快速发展,实施海洋渔业和耕海牧渔业文化旅游业两大主导产业快速发展战术,加快现代化渔港建设,推动水产品加工、船舶修造等产业快速发展,提高渔业产业链,提高海洋渔业综合效益。
多年来在南沙养殖生产的临高渔民张东海表示,在海南建设自由贸易区(港口)的大背景下,政府应在渔业政策、税收、科技等方面加大扶植力度,渔业公司通过更加开放的自由贸易政策为深海养殖、近海观光休闲渔业开辟了新的道路
最近,临高金牌港游艇特色小镇的概念计划揭开了面纱。 这里以游艇全产业链、海洋文化旅游产业为核心,以休闲渔业、海洋文化旅游业及相关服务业支持农村振兴,快速发展海洋文化旅游和休闲渔业。 临高县委书记李江华表示,该镇将成为集科研、教育、培训、制造、旅游度假为一体的智慧海洋小镇。 (完) )。
原标题:海南临高渔港:海洋大县的多样性渔业之路
来源:时代商情报
标题:“海南省临高渔港:海洋大县的多样性渔业之路”
地址:http://www.sibuweilaijishi.com/sdgdxw/11095.html